一、《規劃》編制背景
“十三五”以來,揭陽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,加快能源轉型升級,大力推進重大能源項目建設,能源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夯實,形成了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氣、新能源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能源供應格局,能源供應能力得到不斷提升,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是我市努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產業強市,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時期,也是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關鍵時期,為指導我市“十四五”時期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,根據《廣東省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和《揭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》,在深入調研、專家指導、意見征求和修改完善的基礎上,編制完成《揭陽市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
二、《規劃》總體思路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市能源領域面臨的問題主要有: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有待大規模開發建設,能源結構調整工作仍然艱巨,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。在經濟發展帶來的能源消費增量快速上漲、現有能源消費總量基數偏低、現存能源消費減量潛力不足的形勢下,“十四五”期間能耗“雙控”工作壓力較大。此外,我市能源產業集聚度不夠,整體競爭力不夠強,能源產業配套尚未形成規模。
針對上述主要問題和形勢,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“四個革命,一個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戰略為統攬,深化落實省委“1+1+9”工作部署和構建“一核一帶一區”區域發展格局要求,統籌能源發展和能源安全,處理好發展和減排、整體和局部、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,加快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,不斷優化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,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,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能源保障。
三、《規劃》主要目標
經過“十四五”時期的建設和發展,全市能源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,能源保障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,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取得明顯成效,新能源產業集群進一步構建,更好的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能源供應能力不斷增強。到2025年,全市電源裝機規模達到997.5萬千瓦,海上風電并網規模達到336萬千瓦,天然氣接收門站達到3座,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500萬噸/年。500千伏變電站數量達3座,220千伏變電站數量達21座,供電可靠性達到99.85%。
能源利用更加節約高效。到2025年,全市能源消費總量達到約950萬噸標準煤(不含中石油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能耗),“十四五”時期年均增長4.67%;單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約14.05%(以省里下達指標為準),單位GDP電耗比2020年下降約5.1%。
能源結構更加綠色低碳。到2025年,全市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6%;煤炭消費比重降至38%;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消費增長至26%。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55%。能源系統持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。
能源產業更加集聚發展。依托清潔能源基地建設,多元化的新能源產業格局進一步形成,以海上風電、光伏、生物質和儲能等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集群逐步形成,推動全市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
四、《規劃》重點任務
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貫徹落實“四個革命、一個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戰略,“十四五”期我市重點推進能源領域八大建設任務。
大力發展海上風電,打造清潔能源產業基地:推動海上風電項目集中連片開發利用,大力推進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,將我市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清潔能源產業基地。2025年,海上風電投產規模達到336萬千瓦。
加快推廣天然氣應用,促進能源結構清潔化。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,大力提升天然氣利用規模,促進我市天然氣產業健康有序發展,不斷優化能源結構,逐步提高天然氣在我市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。2025年,全市城鎮居民管道天然氣普及率力爭達到40%。
完善產供儲銷體系,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。推進建立能源多元供應體系,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,持續優化電網網架結構,推進“源網荷儲一體化”“風光火儲”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建設,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。
強化綠色節能發展,持續推進能耗“雙控”。堅持能源節約與高效利用并舉,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強度“雙控”,大力推動工業、交通、建筑、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工作,不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。
加強科技創新驅動,培育新能源產業集群。進一步加快建設世界級能源基地、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產業格局,全面推動本市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按照“努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產業強市”的發展目標,重點打造形成新能源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群。
強化規劃引領,推進完善成品油零售體系。按照“控制總量、優化存量、按需增量、科學布局”的原則,加強成品油零售體系發展的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,建立并完善與我市經濟發展相適應、布局合理、競爭有序的現代化成品油零售服務體系,不斷強化成品油市場監管,切實規范成品油經營秩序。
科學合理布局,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。以政府為引導,市場為主導,鼓勵社會參與,發揮市場作用,構建我市系統科學、功能完善、高效開放、服務便捷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網絡體系。到2025年,全市計劃建成充電樁約2000個,公共樁樁車比約1:6.4,充電服務覆蓋區域超過80%。
提升能源惠民力度,加強農村清潔能源保障。加強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建設,補強農村電網建設,提升農村電網供電保障能力。不斷優化農村清潔能源供給結構,實現農村用能方式的根本性轉變,大力推進鄉村綠色能源示范。
五、《規劃》重點工程
實施十大類共158項重點工程,計劃總投資約2632.7億元,全部為企業投資,其中“十四五”期間計劃投資約2069.5億元。具體如下:
海上風電工程:包括國家電投揭陽900兆瓦海上風電場項目、揭陽近海深水區揭陽惠來一海上風電場項目等7項,總投資約1333.6億元。
油氣工程:包括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(一期)、揭陽天然氣管道工程、中石油廣東揭陽LNG項目、中石油廣東揭陽商業儲備庫等19項,總投資824.9億元。
火力發電項目:包括國家電投集團揭東燃氣熱電項目一期工程、國家電投集團揭東燃氣熱電項目二期工程、普寧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分布式能源項目、揭陽新亨“煤改氣”分布式能源項目、廣東能源揭陽大南海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工程等7項,總投資173.5億元。
光伏發電工程:包括惠來縣鰲江鎮1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、廣東能源葵潭農場光伏復合項目、揭東區白龍20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等8項,總投資約58億元。
生物質發電工程:包括普寧市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二期項目、惠來縣含尾坑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一期、揭西縣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項目、普寧市北部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項目等5項,總投資22.6億元。
陸上風電工程:包括惠來縣石碑山風電項目、惠來海灣石二期風電項目、揭陽揭西上砂風電場項目、國家電投揭東區潭王村“鄉村振興計劃”分布式風電(光伏)試驗項目等4項,總投資27.56億元。
電網工程:包括500kV盤龍輸變電工程、500kV前詹~盤龍線路工程、粵東網架完善工程(揭陽段)、500kV榕江站擴變工程、500kV前詹~盤龍線路工程二期等106項,總投資約52.5億元。
抽水蓄能工程:包括揭西縣大洋抽水蓄能工程、揭西縣馬頭山抽水蓄能工程等2項,總投資140億元。